2020年8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農村部 生態(tài)環(huán)境部令2020年 第7號——《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正式印發(fā),自10月1日起實施。
辦法明確表示,農藥生產者(含向中國出口農藥的企業(yè))、經營者和使用者應當積極履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義務,及時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并進行處理。
要求,農藥生產者、經營者應當按照“誰生產、經營,誰回收”的原則,履行相應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義務。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建立檢查員等農藥包裝廢棄物清洗審驗機制。
此外,辦法還表示,應當建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臺賬,改進農藥包裝,鼓勵使用易資源化利用以及易降解的包裝物,并對農藥包裝回收、運輸、處置等進行了詳述。鼓勵地方有關部門加大資金投入,給予補貼、優(yōu)惠措施等,支持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貯存、運輸、處置和資源化利用活動。
同時,辦法在法律責任上也明確,違規(guī)責任人或可處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罰款。
社評,本次辦法的出臺清晰界定了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義務,為農藥包裝廢棄物污染治理指明了方向。
實際上,我國早在1983年就發(fā)布了國標《農藥包裝通則》,而且是強制標準,經過了1999年、2006年修訂以及2018年修訂,現(xiàn)行標準為《農藥包裝通則》(GB 3796-2018)。
通則自2020年1月1日起已經生效,相較2006版增加了“農藥包裝廢棄物、農藥包裝、農藥內包裝、農藥外包裝”的術語和定義,增加了水溶性包裝袋以及選用易于回收處置和再生利用的包裝材料表述,增加了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的內容等,足見對農藥包裝廢棄物污染的重視。
全國人大代表也曾就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問題諫言,應對全國農藥使用企業(yè)和單一農戶進行普查,盡快將長期散落在外的農藥包裝廢棄物集中收運并處置。一方面,建立臺賬,另一方面,推行有效的回收處置模式和易處置、易回收、易降解的包裝物。
而在《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發(fā)布之時,就有專家表示,其系統(tǒng)性和可操作性強,懲罰力度也較大,應盡快頒布實施。而且,建議出臺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法,安排2020年專項經費。
確實,每年100多億個農藥包裝廢棄物,一直都是河里田間的“心腹大患”,其危害大,治理難度不小,治理成本高,很多地方缺乏治理的條件等,直接影響到了農村土壤、水體和農業(yè)生產。
一直以來,農藥包裝廢棄物治理卡在了回收體系的建立,以及是否該歸類到危險廢棄物中的爭議上。畢竟,僅僅是登記在冊的農藥產品就有3萬多種,農藥包裝材質、規(guī)格等均不同,小廠占比高。
不過已經有不少城市、鄉(xiāng)鎮(zhèn)探索出了一系列有效路徑。
如四川青神縣采用農藥包裝廢棄物押金回收機制,截至2019年底已經有110多個農藥銷售網點接入農藥包裝廢棄物押金回收系統(tǒng);如云南元謀縣,啟動農藥包裝廢棄物有償回收試點;如揚州市,供銷社實行農藥包裝廢棄物集中回收。
“(農藥包裝廢棄物污染治理)需要農民、農藥生產經營單位、植保技術人員、農藥回收處置單位以及相關政府部門的共同努力”,業(yè)界如是說。
特此聲明:
1.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
2. 請文章來源方確保投稿文章內容及其附屬圖片無版權爭議問題,如發(fā)生涉及內容、版權等問題,文章來源方自負相關法律責任。
3.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內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