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物料篩分設備的轟鳴聲震耳欲聾,盡管新風系統(tǒng)不間斷運轉,腐蝕酸臭的味道還是包裹著整個人工分揀房。幾位分揀工人戴著厚厚的皮手套,彎著腰,從一堆果殼、泡面盒、塑料瓶、拖鞋、臟紙巾、尿不濕、碎玻璃里面,將可回收物一一分揀出來,分別投放到塑料瓶、易拉罐、玻璃、鞋類等投放口,投放口下端就是手推式的料車——這就是混合生活垃圾的人工分揀現場。
工作環(huán)境惡劣,手被劃傷是常事
如果沒有深入垃圾處理工廠,我們普通居民實在很難對整個生活垃圾處理有一個系統(tǒng)全面的認識,更無法體會一線分揀工人每天在臟亂差的環(huán)境中工作的艱難?;旌仙罾袕N余垃圾占比最多,垃圾產生的滲濾液腐蝕性很強,隔著橡膠手套, 污水和雜質還是會滲入工人的皮膚里。平時大家隨手丟棄的小東西,比如牙簽、碎玻璃、變形的易拉罐、燒烤的竹簽,到了垃圾分揀中心就變成“兇器”,一不小心手就會被刺破。由于工人的手長時間接觸垃圾,被劃破后很難愈合,實在苦不堪言。
根據環(huán)境研究與教育基金會(EREF)與北美固體廢物協會(SWANA)在2018年發(fā)表的調查報告顯示,在美國人工回收物料分揀的刺傷率為2.7%,即每100個工人中有2.7個人會被物料刺傷。由于中國大部分地區(qū)垃圾尚未實行分類,所有生活垃圾混合在一起運到垃圾處理廠,工人在分揀過程中刺傷的可能性遠高于2.7%。
垃圾處理廠混合生活垃圾分選現場
前端居民垃圾分類和終端機器人分揀形成組合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可回收物在混合生活垃圾中的占比正在逐年提高,特別是塑料和紙類。根據調研發(fā)現,三四線城市的混合垃圾工廠每天產生的可回收物量相當可觀,一線大城市可回收物的占比更高?;旌侠绻患臃诌x,直接焚燒或者直接填埋,無疑是對資源的莫大浪費。
所以國家大力倡導居民前端垃圾分類,讓居民先自發(fā)地對混合垃圾進行初步分類,再結合垃圾處理廠機械化+智能化分選,用機械分選設備和智能機器人相結合,進一步對混合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進行精準分揀和回收,然后再對剩下的回填物進行填埋或者焚燒。從垃圾源頭和垃圾終端同時入手,不但減少環(huán)境污染,提升資源的利用率,又能實現經濟效益,真正實現垃圾處理的“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智能化”。
垃圾精準分類,交給機器人吧!
那么,垃圾分揀機器人又是如何對混合垃圾進行精準分類的呢?
我們以實際應用于北京愛分類垃圾分揀中心的智能分揀機器人為例,來介紹一下這種帶著科幻色彩的機器人是如何工作的。據介紹,北京愛分類垃圾分揀中心的機器人是廣東弓葉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型號Picking·Ai™。
北京愛分類垃圾分揀中心現場
這臺機器人由計算機和傳感器組成神經網絡,能夠像人腦一樣對信息進行高效辨別。視覺系統(tǒng)相當于它的眼睛,工業(yè)云端大腦相當于它的大腦。當垃圾經過時,機器人會將垃圾進行快速分揀,將瓦楞紙放進紙類回收框,將礦泉水瓶放進PET回收框,將洗滌劑瓶放進HDPE回收框,將一次性餐盒放進PP回收框。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該垃圾分揀機器人的成功分揀率超過90%,而且在今后的使用過程中,機器人將能夠自我學習和自我調整,以不斷提高智能化程度,幾乎不需要人工干預。
北京愛分類垃圾分揀中心現場
這樣的機器人是不是很酷?更酷炫的是,工業(yè)云端大腦還可以對部署在全球各地的垃圾分揀機器人進行大數據收集、標注,甚至可以對物料的品牌進行識別,并按照來料價值高低進行優(yōu)先級排序。因此,具有決策能力的機器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可回收物分選的純度與效率,也直接性的提高了企業(yè)利潤率。
結論
實施好混合生活垃圾分類的基礎和關鍵是末端處理能力,否則只能是前中端分開、后端又混合,重走回頭路。換句話說,如果末端處置分類不到位,或者處理能力不足,把前端老百姓分好類的垃圾最后又混在一起處理,這對于整個環(huán)節(jié)而言,是非常大的打擊,也很容易打消老百姓前端垃圾分類的積極性。所以生活垃圾處置以“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的同時,必須強化末端處置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中大力引入高科技技術,穩(wěn)步提升處置能力。
特此聲明:
1.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
2. 請文章來源方確保投稿文章內容及其附屬圖片無版權爭議問題,如發(fā)生涉及內容、版權等問題,文章來源方自負相關法律責任。
3.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內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益。